時光匆匆,悄無聲息的過去,轉眼之間,2019年已然過半!你今年初定的目標實現了多少呢?
今天是7月6日,很平常的一天。如果用數字量化剩余的時間,我們的2019僅剩179天了,你以為時間還很多嗎?
不,實際上,除去吃飯、睡覺之外,下半年剩余的時間真的不多了。

不過,如果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,那么你可以認真思考一下,是不是做了太多根本不需要做的事。
生活中,你是不是總有這樣的經歷:凡事顧及這個,考慮那個,最終卻偏偏忽略了重要的事情。到頭來重要的事情卻沒做好。如果不知道自己做的哪件事是最重要的,那么問一問內心:這件事情不做以后會后悔嗎?現在不做以后是不是沒有機會做了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就立刻去做。

如果說到時間不夠用,那么你就應該清楚最占用時間的事物有哪些了?時間管理專家針對當下情況,總結出了兩大占用時間的東西,一是看得見的——手機;二是看不見的——情緒。
第一個看得見的手機。打開手機,查看屏幕使用時間統計,或者APP占用電量、流量統計。想必大多數手機里排在前三位的是:微信、抖音和頭條(這是小編的手機里使用排行情況)。
那么問題來了:這些操作具體是為了什么?我必須在這個時間做這些事情嗎?我必須花這么長時間做這些事情嗎?根據自己的答案,可以刪掉那些沒必要的APP,定期重復這個操作,能讓你獲得更多的時間。

第二個是看不見的情緒。情緒處理不好,“時間規劃”就沒有意義。比如一個人失戀了,難過的情緒能讓他一星期甚至好幾個月什么事都干不成、干不好。我們還通常把情緒不好歸因于某件具體的事情上,比如堵車、天氣炎熱讓人煩躁。但真正原因往往不在這。你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:我吃好了嗎?我睡好了嗎?我結交到很多不同類型的朋友了嗎?管理好身體和社交,你的情緒就不會太差。如果你遇到了突發事件,控制不住情緒怎么辦?試一試深呼吸,有意識地放慢語速,你會發現自己平靜了許多。
時間管理的目的,是為了讓我們對自己更有掌控感,能更享受生活,而不是單純為了效率,讓自己陷入焦慮之中。

學會了日常化的時間管理,其他的事情就是靠自己了?孔约旱碾p手,打拼出錦繡前程,靠自己的努力,讓路越走越寬,讓生命里長著太陽,讓笑容里蘊含坦蕩。

《解憂雜貨鋪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:
秦朗畢業后,父親想讓他回家接管魚店,可他卻寧愿在外漂泊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。父親突然重病,他就開始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徘徊。
這時父親卻對他說:不要拿回家接管魚店當借口,是你自己沒有實現夢想的能力。
父親的話,給了秦朗一記響亮的耳光:是啊,是自己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去追夢的勇氣。
最終秦朗選擇回到城市去追夢,經過努力,終于成為當紅歌手。
其實,只想聽從別人意見的人,大多數是在給自己尋找逃避失敗的借口。
而始終相信自己的人,才更能接近自己想要的結果。

我們在生活當中也經常有這樣的經歷:
想要入手一件心儀已久的漂亮衣服,因為親朋好友說“你什么眼光”、“不好看”,就放棄選擇,并且懷疑自己的審美是不是真的有問題?又或者,因為朋友一句“不靠譜”,就放棄了自己健身計劃,開始了“啤酒擼串”的人生,忍不住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?
不可否認,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要面臨諸多選擇,也免不了征求他人的意見。

“即使你已有了主見,但如果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,你就很難不動搖!边@就是美國經濟學家伊渥·韋奇提出的“韋奇定理”。
實際上,那些取得成功的人,往往敢于打破“韋奇定理”的束縛。
他們比別人看得更高、想得更遠,更堅定地忠于自己的選擇,也更容易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。
聰明人懂得,面對別人的意見,不要高傲地拒絕,但也不能盲目相信,應該具備自我判斷的能力。

2019上半年已經過去。而當下的,我們要珍惜,要重視,要給自己正能量。
從現在開始,做全新的自己,為自己加油,做好規劃,竭盡所能去做。2019下半年,容不得我們虛度光陰,揮霍自己。

從現在開始,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,或許是周末的傍晚,在月湖廣場音樂水秀找到慰藉,或是在月湖公園的美景中找到一隅恬靜,亦或是在悅喜酒店的一頓自助美餐中尋得舒心……
無論如何,愿你以夢為馬,不負韶華,愿你得償所愿,不負自己。
2019下半年,加油!



*文中個別觀點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僅供學習交流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*上述資料對項目的介紹,旨在提供相關信息,不作為合同承諾。
*本公司具有對本文內容的修改及解釋權利。